物流園區,現狀、分布、問題與方向..
發布時間:2023-07-22 點擊:24
當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物流大國。2017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超過12萬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社會物流總額252.8萬億元,物流需求規模領先。全國貨運量達到479億噸,公路、鐵路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多年來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07.1億件,同比增長26.6%。
2010-2017年社會物流總額及可比增長
作為物流基礎設施的主體,物流園區是物流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有關部門提出加強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第一次把物流基礎設施上升到國家基礎設施的地位。有關部門大力支持物流園區建設發展,國家制定了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開展示范物流園區工作,交通運輸有關部門開展貨運樞紐補助,商務部鼓勵城鄉配送設施建設,國家郵政局鼓勵快遞貨運樞紐建設。
二、園區現狀:物流園區規模不斷擴大
物流園區作為物流地產分支,是指在物流作業集中的地區,在幾種運輸方式銜接地,將多種物流設施和不同類型的物流企業在空間上集中布局的場所,也是一個有一定規模的和具有多種服務功能的物流企業的集結點。物流園區具有功能集成、設施共享、用地節約的優勢,對于提高物流服務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近幾年,我國物流園區規模不斷擴大。2006年我國包括運營、在建和規劃的各類物流園區僅207家,2015年突破1000家,2018年增至1638家,比2015年的1210家增長428家。3年間,我國物流園區個數年均增長10.7%。在1638家園區中,處于運營狀態的1113家,占67.9%;處于在建狀態的325家,占19.8%;處于規劃狀態的200家,占12.2%。
三、分布區域:主要分布山東、江蘇、河南三省
物流園區作為產業集群空間集聚的外在表現,其規劃布局與經濟發展程度密切相關。東部地區率先改革開放,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物流園區規劃建設起步早,目前75.7%的園區已進入運營狀態。
西部地區隨著近年來經濟增速加快,物流園區進入規劃建設快速發展期,規劃和在建園區占比分別為15.9%和22.8%,高于其他地區。分省區來看,物流園區總數最多的前三名分別為山東(117個)、江蘇(102個)和河南(97個);運營園區數量最多的前三名分別為江蘇(91個)、山東(86個)和浙江(70個)。而海南、西藏、青海等省區的物流園區總數還在10個以內。
物流園區入駐商貿企業、快遞企業、電商企業、加工制造企業和公路專線企業占比較高,信息服務、金融保險等企業也有入駐,反映出入駐企業類別呈現多元化態勢,物流生態圈逐步形成。
五、示范物流園區名單
隨著經濟發展,我國物流園區進入重要發展階段,國家相關部門也在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方式提高傳統物流園區的建設與運營,提升整體水平。國家發改委先后發布了兩批示范物流園區名單,共計56家物流園區入選。河南、山東、浙江各有4家物流園區入選,江蘇有2家物流園區入選。